::
新闻热线:022-23741087  投稿邮箱:zxstj2020@126.com
天津分社正文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科教

红色文物“讲述”天津解放故事

时间:2021-01-15 21:57:55 新闻热线:022-23741087 来源:天津日报

  72年前的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29小时激战,胜利攻占天津,迎来了这座城市的新生。如今,平津战役纪念馆里陈列的当年参加解放天津战役的亲历者、见证人及其后人捐赠的珍贵文物和史料,记述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岁月和永远无法抹去的红色记忆。

  一块青灰色长方形墓碑

  革命战争年代,为牺牲烈士单独立碑的情况十分罕见,平津战役纪念馆珍藏着一块青灰色长方形墓碑,碑体上“张云亭烈士之墓”七个字醒目而凝重。

  1949年1月14日,天津攻坚战打响,张云亭率领坦克三排战斗至海光寺时,被居高临下的敌人密集火力网压得抬不起头来。天渐黑,机枪手在坦克内无法看清目标,而此时坦克内只剩下两发炮弹和一梭子机枪子弹,张云亭毅然掀起炮塔顶盖,将头探出坦克指挥射击,很快敌人的火力被我军压制住。当张云亭再次搜索下一个火力点时,一颗子弹击中他的头部,他身子一挺,鲜血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滴到机枪手的头上,为了不让失控的身体下滑,张云亭把双臂架在坦克顶上,他的呼吸越来越急促:“前方40米射击。”最后一个碉堡炸飞上了天,而张云亭却永远闭上了眼睛。北平和平解放后,战车团在北大礼堂召开庆功大会,部队追授张云亭“特等坦克功臣”称号。

  一把见证军纪的小镐头

  在平津战役纪念馆的文物藏品中,有一把普通的小镐头,记录着一段解放天津时的往事。10年前,该馆工作人员采访家住河北省永清县韩村镇韩村的杨锡福时,老人讲述了这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949年1月初,三位解放军战士来到村公所,当时值班的就是担任儿童团团长的杨锡福。经询问,解放军马上要攻打天津,部队急需轻便应手的小镐头挖交通壕、开通道用。杨锡福马上找来几名团员,有的上房用广播筒喊话,有的挨家挨户去收小镐头,一会儿就收集了37把小镐头,交给了解放军。

  一周后,前方传来了天津解放的消息。村子里锣鼓喧天,村民们奔走相告,一片欢天喜地。就在这天上午,解放军来送还小镐头,由于战斗太激烈,小镐头弄丢了三把,战士执意照价赔偿。村长说:“战士们在前线流血牺牲,不都是为了咱们老百姓,不就三把小镐头嘛,怎么还能要钱呢!”可是,解放军战士拉着老乡的手亲切地说:“乡亲们,这钱你们一定得收下。我们部队有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丢失东西要赔偿呀!您总不能让我犯纪律吧!”

  一首传唱不息的《攻城战歌》

  在天津战役中,有一首《攻城战歌》成了当时的流行歌曲,不仅战士经常唱,天津城内的工人、农民、学生也都会唱,据当时还是学生的李建纲、王文贵等人回忆,歌曲是和住在家附近的解放军战士学唱的,歌词是这样的:“攻打天津,天津修得好啊,城外有战壕啊,城里有碉堡啊……攻打天津,战士热情高啊,你写请战书啊,我把决心表啊,陈长捷呀杜建时呀一个跑不了。”2005年,李建纲老人把半个多世纪以来铭刻在心的《攻城战歌》写成文字,整理好,捐赠给平津战役纪念馆,填补了这方面的馆藏空白。

  据统计,在平津战役纪念馆藏品中,与天津战役相关的武器装备、照片书籍、生活用品等门类的文物达千余件,这些穿越激情燃烧岁月的文物直观地让后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编辑:张少宣]
  •  中国新闻网1
  •  天津海河夜景流光溢彩吸引民众
  •  天津海河夜景流光溢彩吸引民众
  •  中国新闻周刊
中新专题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友情链接
本地新闻:
国内网站:
中新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