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22-23741087  投稿邮箱:zxstj2020@126.com
天津分社正文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民生

延迟退休如何“小步慢走”

时间:2021-03-09 16:21:44 新闻热线:022-23741087 来源:今晚报
在幼儿园门前,老人接娃已经成为“规定动作”。 记者 伊健 摄在幼儿园门前,老人接娃已经成为“规定动作”。 记者 伊健 摄

  今年1月,在一家企业工作的市民李文生年满60周岁,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转月他就领到了首月退休金3700多元。在老李看来,退休令人欣喜,也着实使人失落。欣喜的是,当他从银行领到退休金时,一颗心落定了,退休金比起之前领到的工资还要多,即使企业未来出现经营波动,他的退休金也不会受到影响。但领到退休金那一刻也像是人生里的一道界限,从此他退出了劳动岗位,心里难免落寞。

  老李心有不甘,觉得自己还有一把子力气,现在赋闲在家太可惜,这些天他在四处打听,想找个“补差”的差事,一方面可以贴补家用,更重要的是不想让自己的晚年时光被荒废掉。

  就在老李光荣退休时,“延迟退休年龄”的改革方案又一次被关注,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这一话题再次引发热议。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早在2008年11月,国家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第一次提出“正在酝酿在条件成熟时延长退休年龄”。经过10余年的研究与探讨,目前已取得诸多共识,为改革现行退休制度奠定了基础。“延迟退休年龄”为什么势在必行?超过60岁继续工作的人会遇到哪些生理、心理方面的难题?一旦“延迟退休年龄”正式推行,从政府层面应该给予劳动者哪些保障?带着诸多问题,记者走访了一些仍在工作的老年人,也走访了研究领域的专家,听听他们怎样说。

  手持“老年卡”去上班

  刘莉女士出生于1953年,下个月迎来68周岁的生日。与同龄人不同,目前她依然在工作。早上准点上班,傍晚准时下班,仍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刘女士和记者讲:“我们这一批人被称为‘69届’,如果从1969年开始计算,我已经连续工作52年了。”

  刘女士的同龄人现在在干什么?打开她的朋友群,姐妹们都挺忙:要么忙着家庭里的琐事,要么忙着照顾子孙,唯有刘女士每天忙着去上班。忙是常态,但像她这样忙的老年人是少数。

  起床后,她会给自己化一个精致的职场淡妆,会斟酌哪一管口红更配当天的穿着;打开公交候车软件,查看她要乘坐的公交车还有几分钟到站。登上公交车后,刷卡机清脆地报出“敬老卡”,这一声也是在提醒她到了颐养天年的年纪。她和记者说:“有时都觉得不好意思,敬老卡是给老人的福利,我还在上班的人适合用吗?但想想,我已经快68岁了,已经划入老年人的行列了,只是自己不觉得罢了。”

  坐了3站,刘女士便到了单位。坐在办公桌前,面对着电脑,处理着案头的工作。记者仔细观察她的电脑屏幕,微信网页版、QQ、邮箱,加上财务软件等都同时在线,几乎和年轻人的工作状态无异。

  刘女士的办公环境相对自由,不会被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所束缚,工作累了,跟同事们喝着咖啡聊聊天,畅谈的话题也都很“前卫”。记者听了他们聊天中涉及的关键词:快递、网购、支付宝、车厘子、电子发票、在线挂号等。或许对于同龄人来说,一些手机软件功能需要年轻人辅助完成,但刘女士已驾轻就熟。

  在和刘女士长谈时,记者关心的是,这个年纪还在工作的人,他们是否会遇到困难或者压力。她说:“压力谁都有,年轻人照样会有压力,而且年轻人的压力比我还要大。”她进一步表示,自己至少有退休金“保底”,今天还在工作,是希望保持一个不落伍的状态,也可以让自己的晚年收入锦上添花。但困难是什么?她说:“注意力的确无法像年轻时那么集中了,记忆力也衰退了,很多事情年轻的同事一点就透,但我需要强行记忆,操作若干次才能熟悉。”记者在她的办公桌上看到了一些小纸条,每一张上都记着操作提醒,一旦遇到问题便会求助小纸条。

  比起这些,心理上的承受力也削弱了。“稍微有一点事,我心里就承受不起。”刘女士对记者说,“没事时,我睡眠很好;一旦遇到点事,哪怕在年轻人眼中不起眼的事,我都会失眠,心里烦躁得很。现如今我不看体育赛事,不看冲突性强的电视剧,甚至连调解家庭矛盾的栏目都不看,心理承受不住。”

  在68岁依旧能够工作,获得了什么?失去了什么?支撑她继续工作的动力又是什么?

  对于这一连串问题,她思考了一会儿。谈到获得,这些年下来获得了一个良好的身体状态,获得了一个年轻的心态,没有因为赋闲在家而与社会脱轨,退休金外增加了一笔收入。而失去的恰恰是自己的晚霞时光,“我也在考虑什么时候会‘真正退休’,总不能等到干不动的那一天,毕竟人生只有一次,我不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工作上。”说到第三个问题,她说:“依旧还能工作,需要家庭的支持。爱人承担了家庭的事务,我不必操心太多;孩子非常独立,我没有带孙子的问题。或许这些是我依旧能工作的重要支撑。”

  退休年龄延迟后社会格局或调整

  采访中记者看到,像刘女士这样68岁依旧工作的人是少数,而大多数同龄人退休后基本上是围着家庭转,甚至儿女结婚、生娃的时间都要和父母退休时间“对表”。

  在河西区一广场,记者进行了街头采访。正值放学时间,很多奶奶、姥姥接到孩子后,便让孩子们在广场上玩一会儿,老人家们则站在一旁聊聊天。记者在和她们攀谈时,听到了这样的声音。

  “儿女们工作都很忙,我现在主要任务就是替他们分担家务。小外孙基本就长在我家里,早晨送、晚上接都是我的事。”一位孩子姥姥这样说。“在广场上玩耍的是我们家的老大,家里还有个二娃。啥时候二娃也去上学了,我就轻松了。”一位孩子奶奶这样说。

  从老人们的只言片语中我们得知,退休回归家庭后,他们的晚年时光几乎都给了孩子。一些年轻人本该承担的家庭责任“转嫁”到老人们的身上,由他们来代替承担。

  赶在放学时间,记者又来到一家幼儿园门前采访。在这里观察到,接孩子的几乎都是老年人,接送孩子似乎就是这一群体的“规定动作”。

  一位老人跟记者说:“我55岁退休,当年女儿出嫁,那一年是我度过的最悠闲的时光;转年就抱上了外孙,从此外孙便成了我生活的主题。”通过老人的讲述,我们看到了一系列社会话题掺杂其中。首先老人居住的社区是所谓的“学区房”,连户口带孩子一起落在了老人的家;接下来女儿家住得远、日常小两口工作忙,下班时间和孩子的放学时间凑不到一起;紧接着就是“援助儿女”的问题,正如这位老人说的:“外孙的生活挑费基本上都是我来承担,其实就是在‘接济’女儿、女婿,毕竟他俩还背着房贷。”

  部分年轻人的生活需要父母来接济,而父母在体力和精力充沛的年纪却无法发挥余热,这本身就是矛盾。况且,“退休便看娃”的模式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模板,不这么做反而会引来非议。“可延迟退休一旦实施,很多事情就需要调整了。”一位老人这样说。

  就以生育二娃为例,“没有父母帮忙,仅靠他俩,两个孩子真照顾不过来。”老人们说。可如果父母退休年龄延后了,儿女生娃的时间会不会因此而推迟,甚至放弃生二娃的念头,这也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势在必行 关键是“渐进”

  带着诸多问题,记者走进天津财经大学,希望通过学者的专业研究,谈清楚延迟退休背后的种种难点问题。天津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焦培欣开门见山地说:“延迟退休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几乎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2008年11月,相关部门首次提出在条件成熟时延长退休年龄。10余年间,讨论声从未停止过,公众在观望中不断提出真知灼见,等待着政策的落地。近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再次强调:实施渐进性延迟退休法定年龄,这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

  为什么要提出延迟退休?焦培欣教授表示:“现行的退休年龄是新中国建国初期制定的,近70年没有做过调整。那时我国的人口预期寿命远没有现在这么高,但到了2019年末,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寿命超过了80岁。”寿命在延长,人们首次就业的时间也在延迟。就比如前述的刘女士,1953年出生,1969年就工作了,那时她16岁。而现如今,大学本科毕业参加工作至少要23岁,一些高学历集中的行业和单位,职工开始参加工作的年龄更晚,情况更为突出。

  假如一位女士23岁上班,以现行政策50岁退休,她的实际工龄只有27年,而50岁时体力和精力依旧旺盛,却要因为“一刀切”的退休制度离开工作岗位,这对于社会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对其个人的养老金也会有损失。

  对于公众担心的“老人延迟退休是否会影响年轻人就业”的问题。焦培欣表示:“研究表明,会有影响但很有限。在就业市场,年轻人更愿意做新型产业、新型服务业,而这一些产业是中老年群体并不擅长的,相互之间一定有交叉,但交叉很少。”

  焦培欣同时也指出: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对不同群体劳动者的人生安排以及生育政策的落实都有影响,可以借鉴国外一些先进经验,制定周密而稳妥的顶层设计方案及相应配套措施,这样才可确保延迟退休年龄政策顺利实施。

  今天我们总在说“延迟退休”,其实更关键的词是“渐进式”。何为渐进式?焦培欣教授解释:“设置过渡期,根据现行退休政策,对女工人、女干部和男职工采取不同的延迟幅度。假设每三年延长1岁,具体到每个人或许延长4个月、8个月等,当过渡期届满时,所有职工的退休年龄达到一致。”以日本为例,1942年时领取退休金年龄是55岁,1954年调整到60岁,1999年进一步改革,预计到2025年全员退休年龄达到65岁,从55岁调整到65岁,他们的过渡期长达80多年。这么做可以减缓延迟退休对临近退休人员的影响,也有利于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平衡。

  保障到位 才可行稳致远

  “延迟退休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要求从法律保障、就业方式、参保条件、薪酬制度和社会化服务等诸多领域跟进。”焦培欣强调。

  比如,60岁以后面对体力下行的现实,该职工需要单位安排更加弹性,更加符合其年龄要求的工作,他可以通过调整岗位,做好经验、技术的传帮带。一些国家通过劳动保障类法律,确保希望继续工作的高龄劳动者就业有保障。同时,这部分职工的绩效考核制度也相应调整,而不能和年轻职工采用相同的考核制度。当该职工确实无法继续工作,但距离法定养老金开始领取年龄还有一段距离,这段时间如何安排,也应着重研究。特别是对低收入高龄者的收入保障问题,更应重视。再有面对家庭层面,对婴幼儿及小学生的社会化服务问题,需要相关单位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加以落实和解决。

  老龄化、少子化是国际社会面对的一个共同难题,美国预计在2050年退休年龄延长到68岁,2075年达到69岁;日本政府已进一步上调公共养老金开始领取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至68岁;全球30个主要国家中,退休年龄或公共养老金开始领取年龄普遍都在65岁以上,而且越来越多的国家实施男女同龄退休,以此彰显男女平等就业的权利。

  延迟退休年龄,本质上是人们生命周期结构变化的必然结果,它事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从个人到群体,再到全体的需求,都需周全考虑。没有了退休年龄“一刀切”后,相应的每个人的需求都会被照顾得更周到、更灵活,也更有利于获取最大公约数。

  记者采访结束后,不经意间看到广场纪念碑上的题字——“共创未来”。或许这是对延迟退休一个恰当的诠释。

[编辑:张少宣]
  • 中国新闻网1
  • 天津海河夜景流光溢彩吸引民众
  • 天津海河夜景流光溢彩吸引民众
  • 中国新闻周刊
中新专题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